原子吸收光谱仪

您当前所在页:首页 > 应用方案 > 原子吸收光谱仪

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冰晶石中钠含量的方法研究

发布日期:2025-02-10  点击次数:

引言

冰晶石是电解铝生产中主要的原材料之一,其品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铝电解的电流效率和电解铝的产量,对于控制铝电解的能耗和产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冰晶石中钠含量较高,一般在20%~35%之间。控制冰晶石产品中钠含量使其在一定范围内,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,因此能够准确检测出冰晶石中钠含量十分重要。

冰晶石中钠含量的分析方法,目前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、X射线荧光光谱法(XRF)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(ICP-AES)。具有分析速度快和成本低优点的AAS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。关于高含量钠的测定,AAS法检测过程中,分析线的选择争议较多,相比于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/T273.52006提出的分析线589.0nm或589.6nm,更多文献报道中使用的是330.2nm这条分析线。因此,针对此争议,我们做了系统的对比试验。本文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冰晶石中钠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,主要包括对前处理过程、分析线选择和共存元素影响的研究,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,建立了AAS法测定冰晶石中钠含量的方法。

1 实验部分

1.1 仪器

原子吸收光谱仪,附钠空心阴极灯。

1.2 试剂

盐酸和高氯酸均为优级纯。

钠标准贮存溶液(1.00mg/mL):基准氯化钠预先在450℃下灼烧2h,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。称取2.541g于烧杯中加入水溶解完全,移入100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摇匀,备用。

钠标准溶液(100μg/mL):移取10.00mL钠标准贮存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,加2mL盐酸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备用。

铝基体溶液(1.0mg/mL):准确称取1.0000g铝(≥99.99%)置于烧杯中,盖上表皿,加入40mL盐酸(11),缓慢加热至完全溶解,冷却,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备用。

1.3 样品前处理

称取0.25g(精确至0.0001g)样品于铂皿中,高氯酸加入5mL,在电热板上缓慢加热直至完全溶解并冒尽白烟,取下冷却至室温,加入5mL盐酸(11)和10mL水,加热溶解完全后,冷却,移入25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备用。

移取20.00mL上述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备用。

移取相应体积的试液(按表1钠的质量分数),于100mL容量瓶中,加入2mL盐酸(11)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待测。


2 结果与讨论

2.1 分析谱线的选择

钠的吸收波长有330.2589.0589.6nm。冰晶石中钠含量高达15.00%~35.00%。589.0nm作为最灵敏线,吸光度太大,不能满足高含量钠的测定需求。用两个冰晶石样品对两条吸收波长330.2589.6nm进行考察,结果见表2。可看出,330.2nm作为分析线时,回收率在88.70%~90.93%之间,测定值和回收率都偏低。因此实验选择589.6nm作为分析线。

2.2 酸的影响

由于测试溶液中盐酸浓度对钠元素的测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,因此对盐酸的不同加入量对钠的测定影响进行了试验,试验结果见表3,其中溶液中钠的浓度为2.00μg/mL。

盐酸的存在对钠元素的测定有负干扰,且负干扰随着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。测试溶液酸度保持在2.5%之内,对钠的影响可以忽略。实验中盐酸的加入量为1%,且工作曲线中标准溶液的酸度应和分析试液的酸度应保持一致。

2.3 共存离子的影响

冰晶石中钠含量高,测试时稀释倍数大,因此测试溶液中共存元素含量都较低。冰晶石中铝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%,分析试液中铝的浓度不超过g/mL;其他元素的浓度不超过0.5μg/mL,对钠的测定可以忽略。因此,实验只考察共存元素铝对钠测定的干扰。

根据冰晶石样品中铝的含量范围,配制100mL相应溶液进行共存离子干扰试验,试验结果见表5。铝对待测元素钠的干扰用吸光度值的相对偏差值I表示,I%=[(Ii-I0)/I0×100。其中I0是溶液中铝浓度为g/mL时测得的钠元素的吸光度;Ii是溶液中铝浓度为1.002.003.004.005.00μg/mL时测得的钠元素的吸光度。结果表明:分析试液中铝的浓度在g/mL以下,对钠元素测定的影响可以忽略(干扰偏差小于2%)。因此共存元素对钠的测定无影响,配制工作曲线时,不必进行铝基体匹配。

2.4 工作曲线的配置和检出限

    移取01.002.003.004.005.00mL钠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,加入2mL盐酸(11),用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,测试,绘制工作曲线,见表3和图1。对试剂空白测量空白信号11次,以空白信号标准偏差的3倍计算钠元素检出限,测定下限以10倍检出限计算。方法测得钠的检出限为0.0075μg/mL,测定下限为0.075μg/mL。


2.5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

采用本方法对5个冰晶石样品中15.0%~35.0%的钠含量进行测定,并进行回收率实验,同时与ICP-AES法结果进行比对,分析结果见表6和表7。结果表明: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0.46%~0.73%之间,回收率在98.56%~101.50%之间,与ICP-AES方法分析结果进行对照,两种方法分析结果吻合较好。

3 结论

在现行分析方法YS/T273.52006基础上,本文方法对其前处理过程进行改进,确定了盐酸用量1%,且工作曲线的酸用量应与分析试液保持一致;对分析线的选择进行试验和确定,选589.6nm作为分析线;对共存元素干扰进行考察,共存元素对钠的测定无影响。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精密度,可用于冰晶石中15.0%~35.0%的钠含量的测定。另外,对其他材料中高含量钠的AAS法测定也可作为借鉴。

文章来源:[1]张莹莹.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冰晶石中钠含量的方法研究[J].轻金属,2025,(01):52-54.DOI:10.13662/j.cnki.qjs.2025.01.010.